Agenda
总裁专栏|不思人文,何来台湾新常态

创办人专栏|不思人文,何来台湾新常态

25 Mar, 2016

不思人文,何来台湾新常态

经济部公布二月外销订单年减七.四%,不仅连十一黑,可能面临比金融海啸时期还要漫长的衰退期。

诚然,许多主客观因素造成台湾经济长期不振,作为一个文创产业人,除了精进本业,只能不断寻求各种突破契机,例如近来如火如荼的「一带一路」,这是台湾可用的非正面迎击方式,回归区域经济的常轨,又可以开发文化资本与创意潜质的不遇之机;月前赴浙商商会及南京等地的参访邀约,莫不是为了台湾文创在计划初期,能够占得一步机先。

如同近几年的两岸交流,我总是刮目于对岸每回士别三日的惊人成长。 「三十年」可说是这一路参访的关键词语;君不见,我们与大陆之间「三十年海峡东」与「三十年海峡西」的地位转变已成定局。拜会中,我注意到他们对于这三十年的起伏跌宕特别点滴在心,他们担心的不是十二五、十三五,或是一带一路等国家计划的「靡不有初」,更多的是中国崛起的「鲜克有终」。

浙商总会秘书长郑宇民迎接我们的序曲,即是一段浙商未来三十年的展望视频,还有他在对谈中,不停提及如何摆脱中国前三十年的老常态,以及建立后三十年的新常态的迫切。 他们所代表的全球八百万浙商,从最早发迹国际、从事传统汽车零部件的前辈,到最近如日中天、撑起中国互联经济半边天的巨擘,都在琢磨着如何由「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减法改革之下,华丽转身到科技+、文创+、金融+等加法升级的新常态之上,更有甚者,他们也开始谈论文化、品牌、环保、慈善等比较人文层面的未来式,未必真的出于情怀或理想,而是因为他们已经感受到,如果没有人文价值的积累,中国产业只能停留在消耗劳力与地利的低端发展,永远无法形成超英赶美的产业生态。

其实双方都心照不宣,台湾亦是挣扎于「鲜克有终」的一头困兽,何尝不是在苦苦寻求一个科技代工之外、可以繁荣下一个三十年的新常态?回首曾经,我们选择的政治歧路,让台湾错过了深耕对岸、区域经济、产业转型、文化加值等我们可以藉之飞龙在天的支点,幸而台湾在世界华人圈里特有的人文底蕴与文化资本,总算是江河日下的三十年间,尚能辛苦撑持的人文优势。

然而,当GDP名列世界前茅的对岸与他们那些身家动辄千百亿的富豪们都开始推崇人文价值,并且反思企业可以为地球与人类留下些什么的将来,台湾的人文优势又将何去何从?所以,当我们在讨论如何救经济之前,我们其实更应该着手去凝聚逐渐流失的人文底蕴、活化刻意打压的文化资本,拿出有为有守、虎嗅蔷薇的人文精神带领台湾产业走出歧路,并辅以大隐隐于「世」的灵活外贸与低调身段,回避复杂的外交难题与政治争议,创造曲径通幽的国际市场渠道,替台湾下一个三十年的新常态绸缪。

创办人专栏|学习失落日本的不失落

创办人专栏|一步之遥.天堂与地狱的距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