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应邀参加京台科技论坛,本届主题为「共享新机遇、合作为未来」,虽然两岸情势让该论坛声势较往年低调,然而在目前如此规模的两岸活动日渐稀缺背景下,依然吸引数百位政商界人士出席;一如既往,今年话题围绕在高新科技、产业合作、创新创业、地方发展等几大板块。 主办单位安排了十位讲者,除我以外,几乎都来自智慧科技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官员学者,整场下来,不难发现现代社会对于「智慧城市」想象依然聚焦在科技与效率,例如,在城市建立节能减碳的「出行」网络或是智能科技如何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与安全性。
作为商人,我完全认同效率的重要,也期待高能低耗的智慧城市能够实现便利生活与有限资源间的平衡循环,事实上此前,我也曾与某家印度跨国企业洽谈过他们的智慧城市计划,然而,无论是京台科技论坛或是印度智慧城市,面对那些技术专家与政府官员们尽是宽带覆盖率、智能便民服务、绿色低碳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等专业用语言谈时,总不免让我心生疑惑:智慧城市究竟是为机器人制订的场域?还是为人类设计的家园?
除了可量化的科技应用,难道智慧城市的蓝图里,不应该也讲求人文精神、生活方式、文化资本、社群凝聚等从「人」的本位价值出发的抽象概念吗?就像台湾几个主要都市常常出现在国际智慧城市论坛(ICF)全球廿一个入围智慧城市(SMART21)和七大智慧城市(TOP7)的榜单之上,然而,以我每天健身运动的公园为例,它名列台湾目前功能设备最齐全完善的休闲公园之一,拥有良好的WIFI收讯和各类设施,我却鲜少看到青壮世代的身影出现其中,平时运动散步的人们即使已熟,也难得交流,那种人与人间难以掩饰的疏离,游移在先进的公共建设中,尤其显得突兀。
《荀子.修身》里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我深以为,不少开发中国家的智慧城市,常常落入「役于科技」的规划盲点。我们可通过网络与App快速找到所在城市的各国料理,全国范围内却出不了几家具国际影响力的餐饮品牌;可以做到教学资源或企业服务的E化工程,却形成不了可让类似李开复或吴季刚这样人才开花结果的宏观环境;政府财团可将大楼街道改造得既低碳又智能,却缺少大批关心公共艺术与小区美学的参与群众。智慧科技无疑让城市变得耳聪目明,但并不一定能让身居其中的「人」更接近智能生活。
在我看来,智慧城市如同一组二进制的程序语言,所有科技建设是一个个的「○」,它们的单独存在并不能进行有意义的操作,必须加上由美学养成、道德教育、哲学精神等人文建设所代表的「一」,方能形成一套可以演绎美好城市的运作程序,毕竟,智能城市应该是为增益人类「不役于物」的生活质量,而不是为了展现「役于物」的硬件精良。
创办人专栏|峰会搭台,何惧两岸合作?
创办人专栏|君子欲善,民主社会的选民风范